油茶果实压枝条,红心脐橙栽满山,青壳鸡蛋出万家……放眼双峰1596平方公里的大地,产业发展如火如荼,村庄焕发生机勃勃。
实现增收脱贫,发展产业是根本。近年来,双峰把产业扶贫作为决胜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按照省级重点、县里主导、乡镇特色、自主发展“四位一体”和“大小结合、聚散结合、长短结合、产销结合”四个结合,大力发展壮大红心脐橙、蛋白桑、青壳鸡蛋等主导扶贫产业,把贫困户嵌入产业链,让贫困户拿租金、挣薪金、分股金,构建长效扶贫增收机制,带动贫困人口实现稳定增收。
作为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双峰的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14.28%下降到2019年的0.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425元,比2014年增长69.6%,累计减少贫困人口84337人。
发展扶贫产业
——“造血”促脱贫
10月9日,双峰县文凤禽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厂房内,工人们正在挑拣青壳鸡蛋,进行打包装盒。总经理邹胜文介绍:“公司与53个贫困户签订了长期劳务合同,贫困户每月工资3000元以上。”
该合作社创办于2010年,从事优质型种鸡、鸡苗、蛋鸡饲养和销售,主要生产青壳土鸡、土鸡蛋,是娄底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湖南省扶贫龙头企业。为加大扶贫力度,合作社以“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产业扶贫利益联结模式,安置53名贫困户就业,直接帮扶贫困户9000余人,委托帮扶贫困人口4628人。
龙头企业是产业扶贫的“火车头”。双峰立足发展传统农业的优势,瞄准农业龙头产业,培育蛋白桑、艾草、红心脐橙、黄栀子、油茶林五大种植业和黑加宝猪、青壳蛋鸡两大养殖业为县级主导扶贫产业,予以重点扶持,对发展种养主导产业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均安排1500至2000元的产业扶贫资金。
金开街道整合合作社资源,发展拳头产业,共带动贫困户336户796人。其中,四安村优凯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黄栀子88亩,捆绑贫困人口332人;同来村盛多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红心脐橙49亩,捆绑贫困人口144人。
与此同时,双峰坚持“四个结合”,积极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规模农业。围绕高标准产业基地建设,依据苗木长势、产品收益、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情况和扶贫效果,进行综合考核评定等级,给予相应补贴与奖补;考虑长效作物短时间难以见效的实际,安排专项产业扶贫资金奖励林下套种套养,实行长短结合,以短养长。通过创新“政府扶合作社—合作社(企业)建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扶贫体系,形成“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三位一体的产业合作帮扶模式。
2017至2018年,全县共种植蛋白桑4631亩、艾草1911亩、黄栀子6376亩、红心脐橙4790亩、新植油茶林4000多亩,养殖青壳蛋鸡100万羽,发展五色糙米、黄金贡柚、中药材等乡镇自主产业40多个。产业发展帮扶贫困人口80800人,其中主导产业帮扶42700人,乡镇自主产业帮扶38100人。
产业不断兴起,龙头企业着眼布局全产业链条,向前端延伸壮大产业基地,向后端拓展农产品加工业、物流营销,掀起融合发展热潮。一目接踵而至:年加工1万吨的蛋白桑项目、年加工2000吨的艾制品加工厂、年粗加工200吨的黄栀子加工厂、茶油精炼厂、富桑宝农产品配送公司、线上销售平台……
今年,双峰将继续落实政策倾斜、项目倾斜、资金倾斜措施,着力培育出产、加、销一体化,农村多功能集成的特色农(林)场、示范基地和示范合作社。
建立联结机制
——“嵌入”稳增收
产业扶贫一头连着龙头企业,一头连着贫困农户。如何建立健全贫困户与龙头企业、合作社利益联结机制?双峰注重推动贫困户变员工、资金变股金、土地变租金的转变,构建利益共同体,助力企业发展,保障贫困农户稳定增收。
2017年,双峰县鸿程红心橙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红心脐橙项目纳入省级重点扶贫产业项目,获得委托扶贫资金500万元,迎来发展机遇。
“合作社和贫困农户结成了利益共同体,增产增收更有保障。”合作社负责人易满全介绍,依托产业帮扶资金,合作社开发了集育苗、仓储、初加工、销售于一体的黄马洲现代农业产业园,育有软枣、蓝莓、猕猴桃等42种经济作物和水果苗木,每年销售时令水果、苗木,效益较好,贫困户也能跟着分红。
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与贫困户实行利益链接,以返本分红,免费提供苗木、技术服务,产品保价回收的方式,捆绑贫困人口5418人,安置就业岗位40个。“晴天上山去基地干活,雨天就在产业园忙活,基本天天有事做,每月收入稳定,再加上年底分红,一年能赚近4万元。”正在基地剪枝的村民彭卫笑着说。
双峰致力于稳定增收脱贫,以合作社为纽带,依托龙头企业引领,通过多种途径带领贫困户“抱团”发展。对有劳动能力、有资源条件、有自我创业脱贫愿望的贫困户,采取直接帮扶,签订收购协议,兜底收购贫困户生产的产品;对既无劳动能力又不具备资源条件的贫困户,进行委托帮扶,将帮扶资金交由经营主体管理经营,给予返本分红;对有自我经营能力,愿意自主择业的,进行以奖代投方式帮扶。
截至目前,双峰发展扶贫合作社370家,合作社与龙头企业联结贫困人口86475人,占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98.6%。
实施重点防控
——“多元”降风险
10月9日,国庆后上班第一天,甘棠镇纪委书记舒本一大早就来到双新村黄栀子基地查看,叮嘱提前做好防寒和除草工作。舒本介绍:“这片基地,去年给贫困户分红4.62万元,今年还会增产,是我们的重点保护对象。”
甘棠镇种植中药材历史悠久,素有“药材之乡”的美誉。近年来,该镇深入发动贫困群众加入合作社,连片种植芍药、百合等耐旱中药材,打造集药材种植产业扶贫基地。为保障产业顺利发展,该镇牢固树立风险防控意识,实现产业监管与干部监管同频共振。
如何确保经济效益和群众利益不受损害?
双峰从产业扶贫领域风险防控发力,在扶贫产业项目上求精、帮扶对象上求准、利益保障上求稳,加强对产业基地、合作社、龙头企业运行监管,及时发现找准产业扶贫风险点,因势利导、制定并落实风险防控对应措施;组织人员摸清各产业基地、合作社经营状况,对放弃管理、已经或濒临失败的产业基地和不可持续的合作社,在确保贫困户继续得到帮扶,不引发社会矛盾的前提下,按政策退出;通过与保险、金融、农技等部门联合,对扶贫产业开展多元化帮扶,减少自然灾害、病虫害、恶劣气候对产业的影响,降低产业发展风险。
同时,建立监督检查机制,在每个扶贫产业项目成立扶贫产业项目监事会,负责对项目实施过程和效果、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实时监督;明确一名乡镇班子成员挂点负责一个扶贫产业基地,指导基地发展。县产业扶贫指挥部不定期到各乡镇、合作社、产业基地进行实地检查督促,对检查发现的和监事会反映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督促整改到位。